第78章

关灯
子,以他的实力,要杀公伯寮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可是,孔子并不想把事情闹大,毕竟公伯寮是季孙的族人,疏不间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谢绝了子服景伯的好意。

     【现实解说】能力不足的时候,要学会自我安慰。

     20.11(15.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 【译文】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 【解析】孔子已经在讲无为而治了。

     折腾半天,发现不如不折腾。

    所以周游世界之后,孔子觉得还是老子说得对,越想越觉得老子说得对。

     【现实解说】无为而治,治得好就是和谐社会,治不好就是无政府状态。

     20.12(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译文】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发扬光大。

    ” 【解析】人信奉神,而不是神讨好人。

    人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弘扬道,而不是道来服务于个人。

    孔子的意思,人要摆正位置。

    儒和道不同,学儒是追求回报,是要当公务员;可是学道不同,学习道就是要弘扬道,而不能追求回报。

    或者说,如果说学儒是追求物质回报,学道就是追求精神层面的自我安慰了。

     《论语》中,人物的出场顺序很有讲究,越靠前当然越重要。

    第一个出场的毫无疑问是孔子,之后的顺序是有若、曾参、子夏和子贡,第一篇只有他们五人的语录。

    看出什么来了吗?有若,孔子学校的时任校长;曾参,孔子学校的时任教务主任、博士生导师;子夏,当时天下第一强国魏国的党校校长;子贡,时任中国首富、孔子学校主赞助商。

    看见附着在他们身上的关键词了吗?“县官”、“现管”、权力、金钱。

    这与当今社会有什么区别吗?有的,顺序不同。

    但是,内容一样。

    譬如春节晚会,坐在现场前排的都是这四个关键词。

     「小【」  20.13(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 【译文】孔子说:“君子只谋求行道,不谋求衣食。

    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

    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