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关灯
偷吗?还是只有小人才当小偷?还是小人中的小偷才是色厉内荏的,君子中的小偷就是气宇轩昂? 估计,这是孔子跟某人争吵之后,说了这段话来表达自己很瞧不起这个人。

     【现实解说】小明的作文这样写道:我数学只考了七十分,回到家里,爸爸色厉内荏地批评了我。

     19.37(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 【解析】孔老师很谦虚,不知道这是在讲课还是与客人聊天。

    看起来,做到忠信比较容易,像孔子那样好学不容易。

    总体来说,鲁国的民风还是不错的。

     【现实解说】任何时候不要自己吹得太完美,要懂得谦虚,然后恰当地指出自己的优势,这样更有说服力。

     19.38(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译文】孔子说:“如果富可以通过努力去得到,就算给人执鞭当仆从,我也愿意去做。

    如果富贵不是通过努力就能得到的,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 【解析】从孔子的身世看,孔子对富贵的渴求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

    所谓可求,意思是通过某种努力就一定能得到。

    不可求呢?就是通过努力也不一定能得到,会有风险。

    所以孔子说,还是教我的书吧,这样还比较稳当,也合乎我的爱好。

     孔子把富贵看得很重,实际上也是他一生的追求。

    可是后来他发现,他的个性妨碍了他的追求,他不能像冉有一样能伸能缩,也不能像子贡一样低买高卖,所以他认命了。

     对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孔子的无奈,也可以理解为他的清高,还可以理解为他的清高和无奈。

     问题是,如果你不去求,你怎么知道不可求?要求过才知道啊。

    孔子求过没有?当然求过。

    所以孔子这段话应该说成“如求而不得,从吾所好”。

    从这个角度说,孔老师有点故作清高了。

     【现实解说】富而可求也,求之。

    如求而不得,从吾所好。

    美色而可求也,求之。

    如求而不得,退而求其次。

     19.39(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