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关灯
身河西望族,与徐氏是故交。

    魏傕的父亲和我的祖父当年同朝围观,相交甚好。

    而魏傕亦与我的父亲有少年之谊。

    但是,这远远不够。

     魏傕先前在洛阳任北部尉,曾得罪权贵,我父亲多方帮助才得免罪。

    如今,他到长安为官,也不过是个骑都尉,比起父亲有意结交的京城贵胄,简直不值一提。

     无奈祖父毕竟是祖父,父亲再不愿意,也不敢违抗。

     两个月以后,魏傕一家来到了长安。

    他们举家登门拜访之时,我见到了自己那个传说中的未婚夫魏郯。

     这一年,我十四岁,而魏郯与我同龄。

     若论长相,他当然不及裴潜或者傅筠那样雕琢般精细。

    他的五官很有些棱角,却不突兀,看起来竟也十分英俊。

    当我第一次见到魏郯的时候,他立在魏傕身后,眉宇神气昂藏,教我眼前一亮。

     我和魏郯的婚约,在我十八岁的时候定下了。

    父亲一直以相士说我不宜早婚为由拖延,却奈何不得祖父催促,我的年纪也已经不能再拖了。

     从相识到定婚,我和魏郯已经不算陌生。

     母亲告诉我,与魏郯定婚是权宜之计,若遇到时机,父亲还是会退掉。

     我并没有把这话太放在心上。

    因为对于这个未婚夫,我觉得还算合意。

    魏郯来到长安之后,不到两年,就凭本事成为了少年羽林郎。

    每当我与贵女们到宫苑中游玩,少年羽林郎们骑马执戟奔过宫禁,总能引得不少人顾盼生辉。

     而他们之中,魏郯无疑出类拔萃。

    同是一身的铠甲,他能比别人穿得多出几分飒爽之气;天子常常在宫中让羽林竟武或蹴鞠,魏郯也总能抢得头筹。

     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与裴潜私交甚好。

    有一回聚宴,他送我回家,路上与裴潜相遇,二人熟稔地说起话来。

    我询问之下,才知道魏郯早已跟他认识。

     羽林宿卫官杜寅与父亲交好,他曾告诉父亲,天子对魏郯很是欣赏,此人将来前途无量。

     这话,父亲微笑着听了,无多表示。

     我知道父亲的心思。

    魏氏出身河西,世代武将,魏郯的梦想就是像他的祖辈那样到战场上去,取得军功,封侯拜相。

    可这样的前景,父亲是嗤之以鼻的。

    封侯拜相,最后还是要回到朝廷,食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