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关灯
见肘也是没法儿。

     “侍监您圣明,这梨园既然落到我手里,将雅乐发扬光大,亦是卑职的愿望。

    只是眼看就要到年下了,这些女郎刚入梨园,乐器还没上手,能耐斤两也没摸透,只剩二十来日了,恐怕仓促行事,到时候要出乱子。

    ” 侍监闻言一笑,“顾使办事太稳当了,真真滴水不漏。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你梨园使的手段,莫说二十日,就算十日,你也有法子让她们登台。

    ” 梨园使满脸讪讪,“盛监就别给我戴高帽子了,搊弹家弥月不成,还是用前头人的好。

    这回的姑苏乐工里,有一位入选了宜春院,抬举起来容易得多。

    ” 侍监却一哂,“孤木难成林,仅凭一人之力,再好的技艺也勾不出贵人们的思乡之情。

    ” 这下梨园使没办法了,只得硬着头皮应下,“卑职尽力而为吧,倘或实在调理不出来,到时候还请盛监替我周全。

    ” 侍监只是笑了笑,转头又打量了那些搊弹家一眼,“女郎们既然来了上都,就尽全力为自己挣一个好前程吧,也不白受了与父母兄弟离别之苦。

    ” 众人道是,恭顺地行礼,待梨园使把人送出银台院,园内宰又见缝插针地训上了话,“内官的主张,大家都听见了?时间紧迫,不容你们歇着了。

    先前顾使只打算让你们候补,没想到这就要挑大梁,既然如此愈发要警醒,今晚早早歇下,明早四更起身,五更点卯。

    梨园里规矩重,说一不二,要是有谁误了时辰,什么都不必说了,即刻降为杂妇,去学那些胡乐散乐、杂技百戏去吧。

    ” 大家听了这话,都不敢含糊。

    以前战乱,人只要能活着就行了,还讲什么规矩体统。

    现在进了梨园,才发现这里等级森严,前头人、搊弹家、杂妇人,就像越不过的高山,品秩降下去了,再想爬上来就难了。

     所以就算有反骨的,这刻也得拍碎了。

    赶紧回直房收拾收拾躺下,免得督奉向上禀报,给自己寻不自在。

     所谓的督奉,就是在内敬坊日久的老人儿,老人带新人,帮助她们更快适应。

    苏月这间分到的督奉名叫符采,年纪比她们大一些,为人很热心,不像别的直房那么严苛,四更天就开始呼喝。

     苏意在家时父母溺爱,小脾气很有一些,爱抱怨。

    听见外面吵嚷,拧着眉头说:“等时候长一些,我们也是老人儿,这么不留情面做什么!” 符采早就收拾好了,靠在门边吃核桃仁,一面道:“园内宰吩咐过,新人要是犯错,我们这些导人同罪。

    她们着急也是情有可原,毕竟谁也不愿意无端被降罪,本来活着就不容易。

    ” 苏月上下都整理停当了,回身问:“督奉是哪一年入梨园的?我们初来乍到,不懂规矩,有失当之处,还请督奉提点。

    ” 符采道:“好说。

    往后咱们住一间屋子,不用管我叫督奉,显得生分。

    我比你们年长,就叫我阿姐吧!我是太清二年入梨园的,前朝幽帝一不顺心就改元,改来改去我都算不清年月了。

    反正我是十四岁采选进来的,至今已有八年了。

    ” 年纪最小的邝筝忙道:“阿姐进来八年,必定摸透了园里的章程。

    你想家吗?想回家吗?” 三个人都怔怔望着她,符采沉默了片刻笑起来,“进了梨园,哪还有出去的一日。

    除非有达官贵人看上你,想办法买通太常寺的人,把你带出去。

    至于我,我是不打算出去了,能混一日是一日吧!我的老家在巴东郡,头几年那里接连遭受天灾,到了豪强并起的年月,仗又打得比别处凶,我的父母家人说不定早就死了,就算回去也找不到家了,还出去干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