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关灯
汉中市里还有一处三国景致,是马岱斩魏延的古虎头桥处。

    现在桥已经不在了,只在文化广场西侧的万宝商厦底层立了个仿汉黑石碑亭。

    碑亭门口有楹联一副:“虎桥往事明月知,汉水长流太守名。

    ”楹联写的很一般,连上仄下平的规矩都没搞明白。

    碑亭内的空间局促,两边全是各类小摊贩,挤得水泄不通,乱哄哄的完全不是寻古鉴赏的环境当然,也没什么好鉴赏的,大厅里有碑五块,中间一块上书“古虎头桥”和“汉马岱斩魏延处”,是民国重立的,已经算是最古的一块,其余都是现代仿古文物碑,还有墙壁上刻的三国志魏延传等等。

     这地方到底是不是马岱斩魏延处,已无可考。

    目前能见到最早的记录,是乾隆年间的地方志,可信度能有多少,实在不好说。

    我倒宁愿这地方不是。

     魏延被马岱斩后,杨仪踩着他的脑袋,得意洋洋地说:“庸奴,还能作恶不?”然后夷了魏延三族。

    每次我读到这一段,都由衷地感觉到恶心和心疼。

     至于吗?至于吗?至于吗? 魏延何曾有过反心,那完全是文官集团联手搞出来的一起冤假错案。

    诸葛丞相临终前的遗命,大概只是想制衡一下这头烈马,结果被杨仪、费祎、蒋琬、董允等人借题发挥,前后配合,加上魏延本身性格上的缺陷,彻底做成了一桩反叛案。

    蜀汉后期唯一一位进攻型将领,就这么死了。

    身死不说,在成都武侯祠,左右两列陪祀大臣,也没有魏延的份儿。

    这真是太不公平了。

     所以这种地方,不纪念也罢!犹记当年刘备问魏延时,那一声语惊四座的豪言:“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何等的意气风发。

    去完古虎头桥,我只有重读此段,才能稍解心中郁闷之气。

     汉中市博物馆里现存有石马两匹,据说是石马乡出土。

    那里曾经存在一个魏延墓,是蒋琬考虑到魏延前期功勋,下令建起来的。

    墓前有两匹下跪石马,暗指杨仪马岱。

    墓前还有一文官石像,手拿子午谷地图对墓碑做后悔状,惜已不存。

     这故事感觉不错,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马岱生卒年不详,他出现在史书里的最后一次,在诸葛亮死后一年,他打了一次魏国,被牛金击退。

    在他生前,这事肯定不会发生。

    即便马岱在蒋琬任内去世,也不可能。

    他的身份是平北将军、陈仓侯,蒋琬就算可怜魏延修了墓,也不可能干这种打现役高级将领脸的事。

    至于拿子午谷地图忏悔,那更是打诸葛亮的脸。

     我后来又查了一下,发现05年有考古队曾经发现过疑似魏延墓,兹抄录新闻如下: “继陕西省城固县和汉中市郊接连发现古墓群并出土众多珍贵文物后,前天,汉中市文物考古队又在当地石马坡附近发现一处一处大型高规格古墓,结合当地史料记载,考古人员怀疑此墓有可能是三国时蜀国大将魏延的墓葬。

     据介绍,整个墓室有近10米长,3米多宽,里边积水很深,约有一座宽约两米、长约三四米的石棺;墓室前部有两扇半打开的石门,石门上隐约能看到雕有花纹;石门外边是一堵完整的砖墙,暂没有发现被盗痕迹。

    据在现场勘察的汉中市文物考古队的人员说,从外观分析,该墓墓室有三层青砖拱顶,这在汉中发掘的古墓葬中还没有见过,主墓室两边可能还各有一个耳室。

    从此墓的面积、规格等方面来看,很可能是一个将相级的人物。

    考古人员根据汉中史料上有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魏延被马岱斩杀,后被平反重新高规格安葬于石马坡附近的记载,怀疑此墓有可能是魏延墓。

    ” 我没看过相关考古报告,但这个规格,也不可能是魏延墓。

     因为之前堵车,我们的行程耽搁了不少。

    我们匆匆吃过午饭,急忙朝着汉中北十五公里处的褒斜道南口赶去。

     车子开出去没多远,我忽然一打方向盘,又朝市区钻去。

    同伴问我怎么了?被魏延附体了?我说不是,是忽然想起来,我在汉中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忘记办了。

     一件绝不该忘的大事。

     第五站蜀汉陪都汉中(下篇) 马伯庸18小时前 我们离开汉中,马上又赶了回去,因为我忘了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这次出行,我一直在做全程微博直播,希望能和所有的三国同好们一起完成这段旅程。

    我希望能跟他们有更多互动,因此在出发前搞了一次名叫”我给丞相烧句话“的活动。

    让大家在我的微博下留言,写下自己想对诸葛丞相说的话,我会在去勉县前打印出来,然后烧在诸葛亮墓前。

    这样丞相地下有灵,一定能听到,千百年后仍有这么多人在惦记他,还有那么多话要对他说。

     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