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关灯
小
中
大
望宋人再把辽军揍一顿好歹能把人拦住,结果可好,被他们打的落花流水的辽军还能把兵多粮多的宋军摁在地上摩擦。
辽国的地盘都是他们打下来的,辽帝也是他们抓的,凭什麽给只会打败仗的宋人?】 【完颜阿骨打在返回上京的途中病逝,他弟完颜吴乞买继位,完颜吴乞买对手下人的质疑就一个态度:就宋军那战斗力,地盘给他们他们也守不住,不如先要钱然後再把地盘抢回来。
】 【两国合作攻辽主要是宋人出钱金人出力,金人很清楚宋人有多财大气粗,正好他们刚起步需要用钱,宋人这时候上赶着送钱不要白不要。
】 【宣和七年,金国兵分两路南下攻宋,两路兵力皆是六万,东路军由完颜宗望率领自平州入燕山,扫荡河东河北兵锋直指汴京,西路军由完颜宗翰率领走云中过太原目标洛阳。
】 【只是东路军在辽国降将的带领下势如破竹,西路却被太原挡住了脚步。
】 【北方军民浴血奋战,汴京的宋徽宗在干什麽呢?他想了个好主意,把皇位禅让给他儿子太子赵恒。
】 【这麽坑儿子的爹也是少见,虽然很离谱,但是真就发生了。
】 【女真铁骑近在眼前,赵恒也怕的要死,为了不当皇帝哭的死去活来,最後是被人擡上龙椅才被迫继位。
二十六岁的太子赵桓受父宋徽宗赵佶禅让登基,是为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
】 【皇帝如此不顶事儿,朝中却不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可惜他们的苦劝挡不住死活要跑路的皇帝,更倒霉的是,继任的钦宗和他爹徽宗在昏君的赛道上可谓是“卧龙”遇到“凤雏”,谁都别嫌谁昏。
】 所有人:…… 要死了要死了,接任者能抗住压力度过难关还好,继任的是个和前头那个一般无二的昏君大宋还能好吗? 刚来的小辈们还没弄明白到底是什麽情况,看他们爹他们叔一个比一个火大也不敢往前凑,于是挤到角落里找好脾气的苏相公询问。
什麽凤雏卧龙?谁家出昏君了? 苏景殊叹了口气,正想给小萝卜头们解释光幕里讲的是什麽,不远处的小金大腿就拍案而起,“谁家的昏君?咱家的!咱家的!咱家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昏君是他们老赵家的! 小萝卜头们猝不及防被他们爹吼个正着,一个个的揉着耳朵嘀咕,“行行行,咱家的咱家的,没人和您抢您别着急,所以苏相公现在能说到底是怎麽回事儿了吗?” 苏景殊:…… 赵顼:…… 啊啊啊啊啊啊啊!!! 气死算了!!! 【宋钦宗在风雨飘摇中登上皇位,可能是为了给他爹找不痛快,也可能是刚上位有了皇帝的担当,上来就把蔡京、童贯等奸臣一贬再贬,然後秣马厉兵救亡图存。
】 【金国那边得到消息後想着宋国新君登基可能会激起军民斗志,他们的西路军被死死拦在太原城外,东路军长驱直入补给困难,真要死磕的话他们未必能耗得过宋人,不如见好就收。
】 【但是这个想法被一个先降宋後降金的辽国降将郭药师给劝住了,郭药师以涿、易二州归宋并引宋兵六千攻幽州,虽然被留守幽州的辽兵击败,但也因此被宋徽宗重用,最开始进安远军承宣使,拜武泰军节度使,後来又加检校太傅,同知燕山府。
】 【郭药师当过宋朝的官儿,知道宋朝内部是怎样的乌烟瘴气,愣是把本来已经打了退堂鼓的金人劝的回心转意。
】 “不会用降就直接杀,要麽就做好防备免得坏事儿,那个徽宗到底会不会当皇帝?” 小赵官家要疯了,他和他爹当年招降那麽多番邦部落,无论是契丹还是党项还是吐蕃首领投降後都尽心尽力为大宋办事,就算最开始有点小心思,时间长了在朝廷的影响下也会一颗红心向大宋。
里头那个可好,直接给对方培养奸细是吧? 【金军重整旗鼓直奔汴京,宋钦宗也重整旗鼓决定学真宗亲征,然而还没等到他商量好怎麽亲征,黄河北岸浚州失守的消息就传到了汴京。
】 【金军渡过黄河,已经是退居二线当太上皇的宋徽宗吓的当天半夜逃至南京应天府,本来准备御驾亲征的宋钦宗也不敢再提亲征的事儿,他只想和他爹一起逃到金兵打不到的地方想干什麽就干什麽,而不是留在风雨飘摇的京城过朝不保夕的日子。
】 【宋徽宗跑了,宋钦宗也想跑,负责京城防守的李纲直接拦车磨破嘴皮子劝钦宗留守京城和将士百姓共同抗金,可是宋钦宗嘴上答应了不跑,其实还是偷偷做好逃跑的准备决意离开汴京。
】 【李纲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发现护送皇帝逃跑的禁军已经整装待发差点气死,直接朝钦宗发难说“道君皇帝将皇位禅让给官家,官家却打算弃而去之,这合适吗?”宋钦宗也知道不合适,所以被怼的不敢说话。
】 【皇帝和宰执都觉得京城守不住,他们能收拾细软跑到其他地方继续快活,禁军将士的妻子儿女却还都在京城。
李纲慷慨陈词将皇帝和宰执大臣问的说不出话,然後又问禁军将士愿意守城还是愿意跟随皇帝逃跑,禁军士兵没有让他失望,都说愿意死守京城。
】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在李纲的据理力争之下,宋钦宗终于放弃了出逃,也可能是金兵近在咫尺来不及逃。
太上皇和皇帝终于能有一个留在京城稳定民心,真是可喜可贺。
】 赵顼:扭曲.jpg 小萝卜头们已经从他们苏相公简洁的介绍中弄明白了光幕里在演什麽,里头那俩遇事不决先逃跑的不是别人,都是他们老赵家的皇帝。
那个为了躲风头连皇帝都不敢当的太上皇甚至就是他们这一辈的兄弟,就是不知道是谁。
小辈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异口同声指着旁边的兄弟姐妹,“你家的,和我没关系!” “你侄子!”“你侄子!” “苏相苏相,我爹之前说过把我送您家养,要不我随您姓苏吧。
” “瞎说,爹明明说的是让我去!” “苏相苏相,我听话我最听话,让我随您姓苏!”
辽国的地盘都是他们打下来的,辽帝也是他们抓的,凭什麽给只会打败仗的宋人?】 【完颜阿骨打在返回上京的途中病逝,他弟完颜吴乞买继位,完颜吴乞买对手下人的质疑就一个态度:就宋军那战斗力,地盘给他们他们也守不住,不如先要钱然後再把地盘抢回来。
】 【两国合作攻辽主要是宋人出钱金人出力,金人很清楚宋人有多财大气粗,正好他们刚起步需要用钱,宋人这时候上赶着送钱不要白不要。
】 【宣和七年,金国兵分两路南下攻宋,两路兵力皆是六万,东路军由完颜宗望率领自平州入燕山,扫荡河东河北兵锋直指汴京,西路军由完颜宗翰率领走云中过太原目标洛阳。
】 【只是东路军在辽国降将的带领下势如破竹,西路却被太原挡住了脚步。
】 【北方军民浴血奋战,汴京的宋徽宗在干什麽呢?他想了个好主意,把皇位禅让给他儿子太子赵恒。
】 【这麽坑儿子的爹也是少见,虽然很离谱,但是真就发生了。
】 【女真铁骑近在眼前,赵恒也怕的要死,为了不当皇帝哭的死去活来,最後是被人擡上龙椅才被迫继位。
二十六岁的太子赵桓受父宋徽宗赵佶禅让登基,是为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
】 【皇帝如此不顶事儿,朝中却不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可惜他们的苦劝挡不住死活要跑路的皇帝,更倒霉的是,继任的钦宗和他爹徽宗在昏君的赛道上可谓是“卧龙”遇到“凤雏”,谁都别嫌谁昏。
】 所有人:…… 要死了要死了,接任者能抗住压力度过难关还好,继任的是个和前头那个一般无二的昏君大宋还能好吗? 刚来的小辈们还没弄明白到底是什麽情况,看他们爹他们叔一个比一个火大也不敢往前凑,于是挤到角落里找好脾气的苏相公询问。
什麽凤雏卧龙?谁家出昏君了? 苏景殊叹了口气,正想给小萝卜头们解释光幕里讲的是什麽,不远处的小金大腿就拍案而起,“谁家的昏君?咱家的!咱家的!咱家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昏君是他们老赵家的! 小萝卜头们猝不及防被他们爹吼个正着,一个个的揉着耳朵嘀咕,“行行行,咱家的咱家的,没人和您抢您别着急,所以苏相公现在能说到底是怎麽回事儿了吗?” 苏景殊:…… 赵顼:…… 啊啊啊啊啊啊啊!!! 气死算了!!! 【宋钦宗在风雨飘摇中登上皇位,可能是为了给他爹找不痛快,也可能是刚上位有了皇帝的担当,上来就把蔡京、童贯等奸臣一贬再贬,然後秣马厉兵救亡图存。
】 【金国那边得到消息後想着宋国新君登基可能会激起军民斗志,他们的西路军被死死拦在太原城外,东路军长驱直入补给困难,真要死磕的话他们未必能耗得过宋人,不如见好就收。
】 【但是这个想法被一个先降宋後降金的辽国降将郭药师给劝住了,郭药师以涿、易二州归宋并引宋兵六千攻幽州,虽然被留守幽州的辽兵击败,但也因此被宋徽宗重用,最开始进安远军承宣使,拜武泰军节度使,後来又加检校太傅,同知燕山府。
】 【郭药师当过宋朝的官儿,知道宋朝内部是怎样的乌烟瘴气,愣是把本来已经打了退堂鼓的金人劝的回心转意。
】 “不会用降就直接杀,要麽就做好防备免得坏事儿,那个徽宗到底会不会当皇帝?” 小赵官家要疯了,他和他爹当年招降那麽多番邦部落,无论是契丹还是党项还是吐蕃首领投降後都尽心尽力为大宋办事,就算最开始有点小心思,时间长了在朝廷的影响下也会一颗红心向大宋。
里头那个可好,直接给对方培养奸细是吧? 【金军重整旗鼓直奔汴京,宋钦宗也重整旗鼓决定学真宗亲征,然而还没等到他商量好怎麽亲征,黄河北岸浚州失守的消息就传到了汴京。
】 【金军渡过黄河,已经是退居二线当太上皇的宋徽宗吓的当天半夜逃至南京应天府,本来准备御驾亲征的宋钦宗也不敢再提亲征的事儿,他只想和他爹一起逃到金兵打不到的地方想干什麽就干什麽,而不是留在风雨飘摇的京城过朝不保夕的日子。
】 【宋徽宗跑了,宋钦宗也想跑,负责京城防守的李纲直接拦车磨破嘴皮子劝钦宗留守京城和将士百姓共同抗金,可是宋钦宗嘴上答应了不跑,其实还是偷偷做好逃跑的准备决意离开汴京。
】 【李纲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发现护送皇帝逃跑的禁军已经整装待发差点气死,直接朝钦宗发难说“道君皇帝将皇位禅让给官家,官家却打算弃而去之,这合适吗?”宋钦宗也知道不合适,所以被怼的不敢说话。
】 【皇帝和宰执都觉得京城守不住,他们能收拾细软跑到其他地方继续快活,禁军将士的妻子儿女却还都在京城。
李纲慷慨陈词将皇帝和宰执大臣问的说不出话,然後又问禁军将士愿意守城还是愿意跟随皇帝逃跑,禁军士兵没有让他失望,都说愿意死守京城。
】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在李纲的据理力争之下,宋钦宗终于放弃了出逃,也可能是金兵近在咫尺来不及逃。
太上皇和皇帝终于能有一个留在京城稳定民心,真是可喜可贺。
】 赵顼:扭曲.jpg 小萝卜头们已经从他们苏相公简洁的介绍中弄明白了光幕里在演什麽,里头那俩遇事不决先逃跑的不是别人,都是他们老赵家的皇帝。
那个为了躲风头连皇帝都不敢当的太上皇甚至就是他们这一辈的兄弟,就是不知道是谁。
小辈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异口同声指着旁边的兄弟姐妹,“你家的,和我没关系!” “你侄子!”“你侄子!” “苏相苏相,我爹之前说过把我送您家养,要不我随您姓苏吧。
” “瞎说,爹明明说的是让我去!” “苏相苏相,我听话我最听话,让我随您姓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