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总参谋长

关灯
狼烟。

    这就是五个集团军激战的战场? 总参谋长在旁边笑了起来:“我知道你心中的战场是什么样的:一块平坦的大平原,敌人的进攻部队排着整齐的方阵,像接受检阅似地冲过来,而你的防线像一道长城似地横贯整个战场,作为最高指挥官的你,站在防线这边的一个小山头上,像看一个沙盘似地把整个战场一览无遗,像移动棋子似地调动部队……这种战场也许在冷兵器时代存在过,但即使在那时,那也只是一场小战斗,成吉思汗或拿破仑也只能亲眼看到他们的战场的一小部分。

    在现代战争中,战场的地形复杂,由于高机动性和远程重火力的威力,双方军事力量的分布更加稀疏,行动更加隐蔽和诡秘,所以现代战场在一个远方的观察者眼中几乎是隐形的。

    你这样的指挥方式,可能只适合于指挥一个连的一名上尉,我说过,忘掉战争电影。

    我们回去吧,回到最高指挥员的位置上去。

    ” 当他们再次进入指挥部时,这里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刚才的宁静消失了,许多大人和孩子军官在对着电话和无线电话筒高喊。

    在沙盘和地图旁,孩子们在大人军官的指导下根据耳机中传来的信息紧张地标注着,大屏幕上显示的态势图也在不停地变幻。

     总参谋长指着这一切对吕刚说:“看到了吗,这儿才是你的战场,作为一名最高指挥官,你的活动范围还不及一个列兵大,但你的眼睛和耳朵却可以从这里延伸到整个战场。

    你要学会适应和使用这种感官,对于一个好的指挥员,他的脑子中应能很快形成一幅活生生的战场图像,每一个细节都真实生动,这并不容易。

    ” 吕刚抓抓脑袋说:“在这么个山洞里,全凭这些电台和电脑传来的情报进行指挥,总觉得有些别扭。

    ” “如果你了解了这些情报的性质,就会觉得更别扭了。

    ”总参谋长说着,带吕刚来到一个大屏幕前,拿起一个激光教鞭在上面画了一个小圈,对旁边操作电脑的一名孩子上尉说:“小鬼,把这个区域放大。

    ” 那名小上尉用鼠标拉出一个方框把那个区域圈住,并把它放大至整个屏幕。

    总参谋长指着那幅图说:“这是305、322和374这三个高地区域的态势图。

    ”他又指指两旁的大屏幕对小上尉说:“再显示两幅同一区域不同情报来源的图。

    ”那孩子鼓捣了半天没弄出来,一名少校走过来拿过鼠标,很快把那两幅态势图检索出来并分别显示在两边的大屏幕上。

    吕刚注意到,三幅态势图上的地形完全一样,等高线标出的三个高地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但标示双方动态的红蓝箭头在数量、方向和粗细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少校向总参谋长介绍说:“第1号态势图的情报来源是D集团军114师3团,他们守卫305高地,情报认为对这个地区进攻的蓝军有两个团的兵力,攻击重点是322高地;第2号态势图的情报来自D集团军的陆航团的空中侦察,情报认为蓝军在该地区投入了一个团,攻击重点是374高地;第3号图的情报来自F集团军21师2团,负责守卫322高地,他们认为蓝军攻击三个高地的总兵力达一个师,攻击重点是305高地,并企图从322和374高地两侧迂回。

    ” 吕刚问:“这三个情报说的都是同一个时间的事吗?” 少校点点头:“是的,是半小时前,同一时间同一地区。

    ” 吕刚看着这三个大屏幕陷入迷茫:“怎么三个情报的差别这么大?!” 总参谋长说:“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下,战场侦察的变数很大,不同的侦察者对同一目标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 “那怎样判断哪个是真实的呢?” 总参谋长对少校说:“把这三个高地同一时间的所有情报都拿来。

    ”少校拿来了厚厚的一打纸,足有《三国演义》那么厚。

     “哇,这么多?!”吕刚惊叹道。

     “在现代战争中,从战场传来的情报信息是极其丰富的,你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中看出某种趋势,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你在电影上看到的,派一名英勇的侦察兵深入敌后,而指挥员凭他的一个情报做出整个战役的决策,是十分可笑的。

    当然,并不是要你去一张张读这些情报,那是参谋们的事,整个战役中的信息处理量是极其庞大的,必须借助C3I系统,但最后的判断要由你做出。

    ” “真复杂……” “更复杂的是,你从这海量的情报信息中看到的趋势不一定是真实的,它可能恰恰是敌人所进行的战略欺骗。

    ” “像在诺曼底让巴顿干的那事?” “很对!下面,就由你从这些情报中分析出蓝军的主攻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