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山谷世界
关灯
小
中
大
死星的出现对人类世界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
最早的超新星记录是在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上,最近的一次是在1987年,那颗超新星位于大麦哲伦星云方向,在银河系之外,距我们大约十七万光年。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讲,说这次超新星爆发近在眼前已不准确,应该是近在睫毛上。
但世界对它痴迷的时间也就是半个月左右,虽然科学界对它的研究刚刚开始,哲学界和文学艺术界由它产生的灵感还没有发酵到足够的程度,普通人已经重新埋头于自己平淡的生活了。
人们对超新星的兴趣,也仅限于玫瑰星云又长到了多大,形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不过这种关注已是休闲性质的了。
但对人类最重要的两个发现却很少有人知道。
在南美洲一个废弃的矿井中,安装了一个巨大的水槽,数量众多的精密传感器日夜监视着水槽内部静止的上万吨的水。
这是人类发现中微子努力的一部分。
当中微子穿透上方五百米厚的岩层后,它产生的某些效应,会在大水槽的水中产生只有最精密的仪器才能觉察的微弱闪光。
今天在井下值班的,是物理学家安德森博士和工程师诺德。
诺德百无聊赖地数着岩石洞壁上在昏暗灯光下发亮的道道水印,嗅着井下几乎饱和的潮湿空气,觉得自己像是在坟墓中。
他从抽屉中拿出了私藏的威士忌,但旁边的安德森先把杯子伸了过来。
以前博士是最反感在值班时喝酒的,为此他解雇过一名工程师,但现在他自己也无所谓了。
他们在这五百米深的地下守了五年,那神秘的闪光从未出现过,大家已失去了信心。
但就在这时,提示闪光出现的蜂鸣器响了,这是他们期待了五年的来自天国的圣乐!酒瓶掉到地上摔碎了,两人扑到监视屏前,但上面漆黑一片。
两人呆呆地对视了几秒钟,工程师先反应过来,冲出中控室来到大水槽边。
那水槽看上去像建在地下的一幢没有窗户的高楼。
他从一个小圆窗向水槽中看,用肉眼看到了水中那幽灵般的蓝色闪光。
这光对于灵敏的传感器来说太强了,以至使它处于饱和状态,所以在监视屏上看不到。
两人回到中控室,安德森博士伏身到其它的仪器上仔细察看。
“是中微子吗?”工程师问。
安德森摇摇头:“这粒子有明显的质量。
” “那它到不了这里,它会与岩层发生作用而被阻挡住的!” “是发生了作用,我们检测到的是它的次级辐射。
” “你疯了吗?!”诺德盯着安德森大叫,“能在五百米深的岩层中产生次级辐射的粒子,要有多大能量?!” 斯坦福医学院附属医院。
血液病专家格兰特博士来到化验室,取他前天提交的二百份血样的化验结果。
化验室主任把一沓检测结果表格递给博士,说:“院里好像没有这么多床位吧?” “你在说什么?”博士不解地看着主任。
主任指着那一沓表格说:“你从哪儿找来这么多倒霉鬼,切尔诺贝利吗?” 博士仔细看了几张表格上的结果后大发雷霆:“粗心的郝斯先生,你他妈不要饭碗了吗?我送给你的是研究统计用的正常人的血样!” 主任盯着博士看了足有一分钟,眼里透出的越来越深的恐惧让博士心里发毛,他突然拉起博士向化验室走去。
“干什么?你个白痴!” “你快抽血,我也抽,还有你们,”他对周围的化验员喊,“都抽!” 超新星爆发一个月后,暑假就要结束了。
开学的前两天,那所小学召开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教务会议。
会开到一半,校长被叫出去接电话,回来时脸色变得十分凝重。
他对郑晨示意了一下,两个人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下来到会议室外面。
校长说:“小郑,立刻把你那个班集合起来。
” “什么?他们还没有入学呢!” “我是说那个毕业班。
” “这就更难了,那些学生已分散到五个中学,也不知他们现在入学了没有。
再说,他们和我们还有什么关系呢?” “学籍科会配合你的,这是教委冯主任亲自打来的电话。
” “冯主任没说集合起来以后干什么吗?” 校长发现郑晨并没有完全听懂他的话:“什么冯主任,是国家教委冯主任!” 集合这个毕业班并不像郑晨想的那么难,这个班的四十三个孩子很快又回到了他们的母校。
他们是正在各个中学入学登记时被紧急叫回来的。
当这个已经解散的班集体重新会聚后,孩子们兴高采烈,说中学真没劲,还不如重上小学呢。
郑晨和孩子们在教室里等了半个小时,都不知道要干什么。
后来有一辆大轿车和一辆小汽车停在教学楼前,车上下来三个人,其中那个负责的中年人叫张林。
校长介绍说,他们来自中央非常委员会。
“非常委员会?”这个名称让郑晨很困惑。
“是一个刚成立的机构。
”张林简单地说,“你这个班的孩子要有一段时间不能回家,我们负责通知他们的家长,你对这个班比较熟悉,和他们一起去吧。
不用拿什么东西了,现在就走。
” “这么急?”郑晨吃惊地问。
“时间紧。
”张林简单地说。
载着四十三个孩子的大轿车出了城,一直向西开。
张林坐在郑晨的旁边,一上车就仔细地看这个班的学生登记表,看完后两眼直视着车的前方,沉默不语。
另外两个年轻人也是一样。
看着他们那凝重的神色,郑晨也不好问什么。
这气氛也感染了孩子们,他们一路上很少说话。
车过了颐和园继续向西开,一直开到西山,又在丛林间僻静的山间公路上开了一会儿,驶入了一个大院。
大院门口有三名持枪的哨兵。
大院中停着一大片与这辆大轿车一模一样的车,一群群孩子刚从车上下来,他们看上去年龄都与这个班的孩子差不多。
郑晨刚下车,就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是一名上海的男教师,她在一次会议上认识的。
她打量着他周围那一群孩子,显然也是一个小学毕业班。
“这是我的班级。
” “从上海来?” “是的,昨天半夜接到通知,一家一家打电话连夜把孩子们集合起来……” “昨天半夜?这么快就来了,坐飞机也没这么快呀?!” “是专机。
” 他们呆呆地对视了好一会儿,上海教师说:“其他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 “我也是。
”郑晨说。
她想到,这位教师带的也是素质教育实验班。
四年前国家教委开始了一项名为“星光工程”的大规模教学试验,在全国各大城市选定了一批小学班级,用一种远离常规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郑晨所带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班级。
她环顾四周,问:“这里来的好像大部分都是‘星光班’?” “是的,共二十四个班级,有千人左右,来自五个城市。
” 当天下午,一些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了各个班级的情况,对每个孩子都做了详细的登记。
晚上没什么事,孩子们都向家里打了电话,说他们来参加一个夏令营——虽然夏天已经过去。
第二天清晨,孩子们又上了那些大轿车出发了。
车在山路上行驶了四十多分钟,来到一个山谷里。
山谷两边的山坡很平缓,到深秋,这里可能会有很多红叶的,但现在还是一片绿色。
谷底流着一条小河,挽起裤脚就能走过去。
孩子们都下了车,聚集在公路旁的一块空地上,上千人站了一大片。
一位负责人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对他们讲话: “孩子们,你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现在我告诉你们此行的目的:我们要做一个大游戏!” 他显然不是一个常与孩子打交道的人,说话时一脸严肃,没有一点做游戏的样子,但却在孩子们中引起了一阵兴奋的骚动。
“你们看,”他指指这个山谷,“这就是我们做游戏的场地。
你们二十四个班级,每个班级将在这里分到一块地,面积有三到四平方公里,很不小了。
你们每个班将在这块土地上,听着,将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一个小国家!” 他最后这句话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上千双眼睛一动不动地聚焦在他身上。
“这个游戏为期十五天,这十五天时间你们将自己生活在分配给你们的国土上!” 孩子们欢呼起来。
“安静安静,听我说:在这二十四块国土上,已经放置了必需的生活资料,如帐篷、行军床、燃料、食品和饮用水,但这些物资并不是平均分配的,比如有的国土上帐篷比较多,食品比较少,有的则相反。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国土上总的生活物资的数量,是不够维持这么多天的生活的,你们将通过以下两个渠道获得生活物资: “一,贸易。
你们可以用自己多余的物资来换取自己短缺的物资。
但即使这样,仍不可能使你们的小国家维持十五天,因为生活物资的总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你们—— “二,进行生产。
这将是你们的小国家中主要的活动和任务。
生产是在你们的国土上开荒,在土地上播下种子并浇上水。
你们当然不可能等到田地里长出粮食,但根据你们开出的土地的数量和播种灌溉的质量,将能从游戏的指挥组这里换到相应数量的食品。
这二十四个小国家是沿着这条小河分布的,它是你们的共同资源,你们将用小河的水灌溉开发出的土地。
“国家的领导人由你们自己选举,每个国家有三位最高领导人,权力相等,国家的最高决策由他们共同做出。
国家的行政机构由你们自己设置,你们自己决定国家的一切。
如建设规划、对外政策等等,我们不会干涉。
国家的公民可以自由流动,你觉得哪个国家好就可以去哪里。
“下面就到分配给你们的国土上去,首先给你们的国家起个名字,报到指挥组来,剩下都是你们自己的事了。
我只想告诉你们,这场游戏的限制很少很少,孩子们,这些小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掌握在你们手里,希望你们使自己的小国家繁荣、壮大!” 这是孩子们见过的最棒的游戏了,他们一轰而散,纷纷奔向自己的国土。
在张林的带领下,郑晨的班级很快找到了他们的国土。
在这个被白色栅栏围起来的区域里,河滩和山坡各占一半,在河滩和山坡的交接处整齐地堆放着帐篷、食品等各种物资。
孩子们向前跑去,在那堆物资中翻腾起来,把张林和郑晨甩在后面。
郑晨听到孩子们发出一阵惊呼声,然后围成一圈看着什么。
她走过去,分开孩子们向地上看去,一时像见了鬼。
在一块绿色的篷布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冲锋枪。
郑晨对武器比较陌生,但她肯定这些不是玩具。
她弯腰拿起其中的一支,感到了沉甸甸的质感,闻到了一股枪油味。
那钢制的枪身现出冷森森的蓝色光泽。
她看到旁边还有三个绿色的金属箱,一个孩子打开其中的一个,露出了里面装着的黄灿灿的子弹。
“叔叔,这是真枪吗?”一个孩子问刚走过来的张林。
“当然,这种微型冲锋枪是我军最新装备的制式武器,它体积小重量轻,枪身可折叠,很适合孩子使用。
” “哇……”男孩子们兴奋地去拿枪。
郑晨厉声说:“别动!谁也不许碰这些东西!”她转身质问张林:“这是怎么回事?” 张林淡淡地说:“作为一个国家,必需的物资中当然包括武器。
” “你刚才说,适合孩子们……使用?” “呵,你不必担心。
”张林笑笑说。
他弯腰从弹药箱中拿出一排子弹,“这种子弹是没有杀伤力的,它实际上是粘在一小片塑料两侧的两小团金属丝,分量很轻,射出后速度很快减慢,击中人体也不会造成伤害。
但这两团金属丝充有很强的静电,击中目标时会产生几十万伏的电压,会把人击倒并致其失去知觉。
但电流强度很小,被击中的人会很快恢复,不会造成永久伤害。
” “被电击怎么能不造成伤害?!” “这种弹药最初是作为警用的,进行过大量的动物和人体试验。
西方警察早在八十年代就装备过这种子弹,有过大量的使用案例,从没有造成伤亡。
” “如果打到眼睛上呢?” “可以戴上护目镜。
” “如果被击中的人从高处摔下来呢?” “我们特别选了比较平缓的地形……当然,应该承认,绝对保证安全是很难的,但受伤的机会确实很小。
” “你们真的要把这些武器交给孩子们,并允许他们对别的孩子使用它?” 张林点点头。
郑晨的脸色
最早的超新星记录是在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上,最近的一次是在1987年,那颗超新星位于大麦哲伦星云方向,在银河系之外,距我们大约十七万光年。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讲,说这次超新星爆发近在眼前已不准确,应该是近在睫毛上。
但世界对它痴迷的时间也就是半个月左右,虽然科学界对它的研究刚刚开始,哲学界和文学艺术界由它产生的灵感还没有发酵到足够的程度,普通人已经重新埋头于自己平淡的生活了。
人们对超新星的兴趣,也仅限于玫瑰星云又长到了多大,形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不过这种关注已是休闲性质的了。
但对人类最重要的两个发现却很少有人知道。
在南美洲一个废弃的矿井中,安装了一个巨大的水槽,数量众多的精密传感器日夜监视着水槽内部静止的上万吨的水。
这是人类发现中微子努力的一部分。
当中微子穿透上方五百米厚的岩层后,它产生的某些效应,会在大水槽的水中产生只有最精密的仪器才能觉察的微弱闪光。
今天在井下值班的,是物理学家安德森博士和工程师诺德。
诺德百无聊赖地数着岩石洞壁上在昏暗灯光下发亮的道道水印,嗅着井下几乎饱和的潮湿空气,觉得自己像是在坟墓中。
他从抽屉中拿出了私藏的威士忌,但旁边的安德森先把杯子伸了过来。
以前博士是最反感在值班时喝酒的,为此他解雇过一名工程师,但现在他自己也无所谓了。
他们在这五百米深的地下守了五年,那神秘的闪光从未出现过,大家已失去了信心。
但就在这时,提示闪光出现的蜂鸣器响了,这是他们期待了五年的来自天国的圣乐!酒瓶掉到地上摔碎了,两人扑到监视屏前,但上面漆黑一片。
两人呆呆地对视了几秒钟,工程师先反应过来,冲出中控室来到大水槽边。
那水槽看上去像建在地下的一幢没有窗户的高楼。
他从一个小圆窗向水槽中看,用肉眼看到了水中那幽灵般的蓝色闪光。
这光对于灵敏的传感器来说太强了,以至使它处于饱和状态,所以在监视屏上看不到。
两人回到中控室,安德森博士伏身到其它的仪器上仔细察看。
“是中微子吗?”工程师问。
安德森摇摇头:“这粒子有明显的质量。
” “那它到不了这里,它会与岩层发生作用而被阻挡住的!” “是发生了作用,我们检测到的是它的次级辐射。
” “你疯了吗?!”诺德盯着安德森大叫,“能在五百米深的岩层中产生次级辐射的粒子,要有多大能量?!” 斯坦福医学院附属医院。
血液病专家格兰特博士来到化验室,取他前天提交的二百份血样的化验结果。
化验室主任把一沓检测结果表格递给博士,说:“院里好像没有这么多床位吧?” “你在说什么?”博士不解地看着主任。
主任指着那一沓表格说:“你从哪儿找来这么多倒霉鬼,切尔诺贝利吗?” 博士仔细看了几张表格上的结果后大发雷霆:“粗心的郝斯先生,你他妈不要饭碗了吗?我送给你的是研究统计用的正常人的血样!” 主任盯着博士看了足有一分钟,眼里透出的越来越深的恐惧让博士心里发毛,他突然拉起博士向化验室走去。
“干什么?你个白痴!” “你快抽血,我也抽,还有你们,”他对周围的化验员喊,“都抽!” 超新星爆发一个月后,暑假就要结束了。
开学的前两天,那所小学召开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教务会议。
会开到一半,校长被叫出去接电话,回来时脸色变得十分凝重。
他对郑晨示意了一下,两个人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下来到会议室外面。
校长说:“小郑,立刻把你那个班集合起来。
” “什么?他们还没有入学呢!” “我是说那个毕业班。
” “这就更难了,那些学生已分散到五个中学,也不知他们现在入学了没有。
再说,他们和我们还有什么关系呢?” “学籍科会配合你的,这是教委冯主任亲自打来的电话。
” “冯主任没说集合起来以后干什么吗?” 校长发现郑晨并没有完全听懂他的话:“什么冯主任,是国家教委冯主任!” 集合这个毕业班并不像郑晨想的那么难,这个班的四十三个孩子很快又回到了他们的母校。
他们是正在各个中学入学登记时被紧急叫回来的。
当这个已经解散的班集体重新会聚后,孩子们兴高采烈,说中学真没劲,还不如重上小学呢。
郑晨和孩子们在教室里等了半个小时,都不知道要干什么。
后来有一辆大轿车和一辆小汽车停在教学楼前,车上下来三个人,其中那个负责的中年人叫张林。
校长介绍说,他们来自中央非常委员会。
“非常委员会?”这个名称让郑晨很困惑。
“是一个刚成立的机构。
”张林简单地说,“你这个班的孩子要有一段时间不能回家,我们负责通知他们的家长,你对这个班比较熟悉,和他们一起去吧。
不用拿什么东西了,现在就走。
” “这么急?”郑晨吃惊地问。
“时间紧。
”张林简单地说。
载着四十三个孩子的大轿车出了城,一直向西开。
张林坐在郑晨的旁边,一上车就仔细地看这个班的学生登记表,看完后两眼直视着车的前方,沉默不语。
另外两个年轻人也是一样。
看着他们那凝重的神色,郑晨也不好问什么。
这气氛也感染了孩子们,他们一路上很少说话。
车过了颐和园继续向西开,一直开到西山,又在丛林间僻静的山间公路上开了一会儿,驶入了一个大院。
大院门口有三名持枪的哨兵。
大院中停着一大片与这辆大轿车一模一样的车,一群群孩子刚从车上下来,他们看上去年龄都与这个班的孩子差不多。
郑晨刚下车,就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是一名上海的男教师,她在一次会议上认识的。
她打量着他周围那一群孩子,显然也是一个小学毕业班。
“这是我的班级。
” “从上海来?” “是的,昨天半夜接到通知,一家一家打电话连夜把孩子们集合起来……” “昨天半夜?这么快就来了,坐飞机也没这么快呀?!” “是专机。
” 他们呆呆地对视了好一会儿,上海教师说:“其他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 “我也是。
”郑晨说。
她想到,这位教师带的也是素质教育实验班。
四年前国家教委开始了一项名为“星光工程”的大规模教学试验,在全国各大城市选定了一批小学班级,用一种远离常规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郑晨所带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班级。
她环顾四周,问:“这里来的好像大部分都是‘星光班’?” “是的,共二十四个班级,有千人左右,来自五个城市。
” 当天下午,一些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了各个班级的情况,对每个孩子都做了详细的登记。
晚上没什么事,孩子们都向家里打了电话,说他们来参加一个夏令营——虽然夏天已经过去。
第二天清晨,孩子们又上了那些大轿车出发了。
车在山路上行驶了四十多分钟,来到一个山谷里。
山谷两边的山坡很平缓,到深秋,这里可能会有很多红叶的,但现在还是一片绿色。
谷底流着一条小河,挽起裤脚就能走过去。
孩子们都下了车,聚集在公路旁的一块空地上,上千人站了一大片。
一位负责人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对他们讲话: “孩子们,你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现在我告诉你们此行的目的:我们要做一个大游戏!” 他显然不是一个常与孩子打交道的人,说话时一脸严肃,没有一点做游戏的样子,但却在孩子们中引起了一阵兴奋的骚动。
“你们看,”他指指这个山谷,“这就是我们做游戏的场地。
你们二十四个班级,每个班级将在这里分到一块地,面积有三到四平方公里,很不小了。
你们每个班将在这块土地上,听着,将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一个小国家!” 他最后这句话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上千双眼睛一动不动地聚焦在他身上。
“这个游戏为期十五天,这十五天时间你们将自己生活在分配给你们的国土上!” 孩子们欢呼起来。
“安静安静,听我说:在这二十四块国土上,已经放置了必需的生活资料,如帐篷、行军床、燃料、食品和饮用水,但这些物资并不是平均分配的,比如有的国土上帐篷比较多,食品比较少,有的则相反。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国土上总的生活物资的数量,是不够维持这么多天的生活的,你们将通过以下两个渠道获得生活物资: “一,贸易。
你们可以用自己多余的物资来换取自己短缺的物资。
但即使这样,仍不可能使你们的小国家维持十五天,因为生活物资的总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你们—— “二,进行生产。
这将是你们的小国家中主要的活动和任务。
生产是在你们的国土上开荒,在土地上播下种子并浇上水。
你们当然不可能等到田地里长出粮食,但根据你们开出的土地的数量和播种灌溉的质量,将能从游戏的指挥组这里换到相应数量的食品。
这二十四个小国家是沿着这条小河分布的,它是你们的共同资源,你们将用小河的水灌溉开发出的土地。
“国家的领导人由你们自己选举,每个国家有三位最高领导人,权力相等,国家的最高决策由他们共同做出。
国家的行政机构由你们自己设置,你们自己决定国家的一切。
如建设规划、对外政策等等,我们不会干涉。
国家的公民可以自由流动,你觉得哪个国家好就可以去哪里。
“下面就到分配给你们的国土上去,首先给你们的国家起个名字,报到指挥组来,剩下都是你们自己的事了。
我只想告诉你们,这场游戏的限制很少很少,孩子们,这些小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掌握在你们手里,希望你们使自己的小国家繁荣、壮大!” 这是孩子们见过的最棒的游戏了,他们一轰而散,纷纷奔向自己的国土。
在张林的带领下,郑晨的班级很快找到了他们的国土。
在这个被白色栅栏围起来的区域里,河滩和山坡各占一半,在河滩和山坡的交接处整齐地堆放着帐篷、食品等各种物资。
孩子们向前跑去,在那堆物资中翻腾起来,把张林和郑晨甩在后面。
郑晨听到孩子们发出一阵惊呼声,然后围成一圈看着什么。
她走过去,分开孩子们向地上看去,一时像见了鬼。
在一块绿色的篷布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冲锋枪。
郑晨对武器比较陌生,但她肯定这些不是玩具。
她弯腰拿起其中的一支,感到了沉甸甸的质感,闻到了一股枪油味。
那钢制的枪身现出冷森森的蓝色光泽。
她看到旁边还有三个绿色的金属箱,一个孩子打开其中的一个,露出了里面装着的黄灿灿的子弹。
“叔叔,这是真枪吗?”一个孩子问刚走过来的张林。
“当然,这种微型冲锋枪是我军最新装备的制式武器,它体积小重量轻,枪身可折叠,很适合孩子使用。
” “哇……”男孩子们兴奋地去拿枪。
郑晨厉声说:“别动!谁也不许碰这些东西!”她转身质问张林:“这是怎么回事?” 张林淡淡地说:“作为一个国家,必需的物资中当然包括武器。
” “你刚才说,适合孩子们……使用?” “呵,你不必担心。
”张林笑笑说。
他弯腰从弹药箱中拿出一排子弹,“这种子弹是没有杀伤力的,它实际上是粘在一小片塑料两侧的两小团金属丝,分量很轻,射出后速度很快减慢,击中人体也不会造成伤害。
但这两团金属丝充有很强的静电,击中目标时会产生几十万伏的电压,会把人击倒并致其失去知觉。
但电流强度很小,被击中的人会很快恢复,不会造成永久伤害。
” “被电击怎么能不造成伤害?!” “这种弹药最初是作为警用的,进行过大量的动物和人体试验。
西方警察早在八十年代就装备过这种子弹,有过大量的使用案例,从没有造成伤亡。
” “如果打到眼睛上呢?” “可以戴上护目镜。
” “如果被击中的人从高处摔下来呢?” “我们特别选了比较平缓的地形……当然,应该承认,绝对保证安全是很难的,但受伤的机会确实很小。
” “你们真的要把这些武器交给孩子们,并允许他们对别的孩子使用它?” 张林点点头。
郑晨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