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关灯
小
中
大
出去了谁给他洗衣做饭?谁给他铺被窝?她要出去两天他就活的比猪都不如。
不过这会实在是懒得出门听那些闲话,干脆回屋翻起了柜子,“她许英霞都能为自己弟弟长脸,我为什么就不行?” 等她再攒些东西就拉回娘家,让弟弟侄子高兴高兴。
而在这时一个小豆丁迈着步子悄悄从她的窗户底下跑过,一直跑到另外一个房间里,偷偷告状:“妈妈,奶奶又打算偷东西带去舅爷爷家。
” 王三妹拍了拍她的头,“真乖,以后盯着你奶奶,有什么事都跟妈说一声。
” 心里倒没怎么生气。
毕竟以前她因为这件事和婆婆就闹过一场。
她那个婆婆人蠢心傻,还特别双标。
自己可以贴补娘家,但是却又不准她这个儿媳妇跟着一起学。
很简单,婆婆要贴补娘家,那她这个大儿媳妇自然得跟着学一学,婆婆拿了一块肉回娘家,那她就拿三块肉回娘家,看看最后谁心疼。
当然她也不是真的去贴补娘家,无非是和娘家人一起做做戏,寻常过年过节让她给娘家带些节日礼,那是理所应当的事。
但如果要毫无节制不顾自己小家去倒贴娘家,那这种事她可做不来。
她娘家也不会这么的压榨她。
但借着作戏一场,她顺势分了家。
随便婆婆怎么扒拉自己的东西去倒贴都行,只要别盯着她家的东西。
从一开始还有些期待到现在心死如灰,她早已经明白他们这个小家根本没法依靠两老,也就没了什么期盼。
反正等他们老了,她最多也就只给一份养老钱,其他的别想从她这里捞到,既然侄子那么好,有本事就让侄子给她养老去。
“妈妈,我可以出门看铁疙瘩吗?”小丫头眼巴巴的问着,早就迫不及待想出门凑热闹了。
王三妹却不是太想让她这时候出去。
姑姑家这是一出,外面指不准怎么笑话他们家。
也是好好一个亲戚闹得这么僵,有这么一个城里亲戚在,就算沾不上什么便宜但在有些事上多少能沾些光。
就说许谭的婚事,虽然没实际的好处,但是听到家里有个在城里上工的姑姑在,多少还是会觉得有面子些。
她就实在是搞不懂,公公婆婆怎么就和姑姑家闹得那么僵,闹得那么大一点好处都没得到手,现在只能眼瞅着姑姑家越过越好,他们也只能憋着气眼红,真是蠢到家了。
王三妹不太想让闺女听到那些奚落的话,她小声说:“妈妈给你烤个红薯吃好不好?你在边上盯着火,别让红薯烤焦了。
” 小丫头在看铁疙瘩和吃红薯两者之间犹豫了好一会,最后还是没能抵得过馋嘴,点着头答应下来。
也是王三妹想的周到,刚出门的许石生总算明白婆娘为什么那么早回家,一路遇到的人都会开口打趣几句,一开始还挺烦躁,可听的多了又觉得后悔了。
他那个大妹其实也不是什么心狠又小气的人。
一开始妹夫还在的时候,他们时不时回到大队都会往家里拿点东西,也正是因为拿来的东西多了他胃口就大了,听那个蠢婆娘吹了几次耳边风,也不免有了其他的心思,生怕姜家把属于妹夫的工作抢去,大老远就赶去让大妹把工作让给他儿子。
这事要是落在赵娣身上。
赵娣那个蠢婆娘绝对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可落在大妹身上,那是发了好大一通脾气,直接举起板凳就把他们砸出了家门,害得那天晚上他们没车回又怕被当做盲流抓住,硬是躲在小公园的花丛里不敢冒头。
当时他还特生气的放了狠话,说是以后再也没这个妹子,绝对不会和他再来往。
结果呢? 他现在倒是想和大妹来往,像是以前那样正常走动着,可大妹确实没有一丁点和好的意思,十来年一次门都没进,每次回来都是往许水生那边跑,有时候在大队遇见,她也是连招呼都不打,甚至连一个眼神都不给他。
狠心呐。
真的是太狠心了,亏他小时候还带她玩过。
“许石生今天怎么这么勤快啊?你说说你当年要不是闹着和你弟弟分家,现在也不至于累得跟条狗似的,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
” “你才是狗呢!”许石生没好气瞪了他一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跟在牛寡妇身边就跟条狗……” “嗐!谁跟你说这个。
”那人赶紧打断他的话,“我说的是你家那两个侄子,许谭俩兄弟不是跟着武阿妈上山打猎,大队长的意思是工分平分在他们头上,你弟弟家出了两个儿子,可得挣不少呢。
” “你别瞎说害了武阿妈!他们可不是上山打猎,是野猪下山祸害庄稼这才不得不把它们给逮住。
”旁边的人赶紧纠正,这主动上山打猎和不得不打猎还是有区别的。
虽然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心里明清得很,但也不能就这么给秃噜出来。
“对对对。
”汉子拍了拍自己的嘴,“说错了说错了,是野猪下山要祸害庄稼,武阿妈才和你的侄儿们一起把野猪给逮住了。
” 许石生听的是一脸嫉妒。
这么好的事怎么他儿子就没遇上呢? 打算等年底的时候去祖先烧烧香,保佑了许英霞和许水生,也得保佑他这个当大哥的来一笔意外之财吧? ……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条子证明也都开得齐全,半个小时的功夫几袋野猪肉就被装上了吉普车。
许国栋和大队的支书、会计先把钱数清楚,确定无误后就锁进了柜子里,要赶紧对着程缙邀请:“程同志你别急着走,我已经让孩子妈去准备饭菜,要不你留下来吃一顿?” 程缙直接拒绝,“我答应了姜同志去他小舅舅家用饭。
” 一旁的许水生赶紧点头,“
不过这会实在是懒得出门听那些闲话,干脆回屋翻起了柜子,“她许英霞都能为自己弟弟长脸,我为什么就不行?” 等她再攒些东西就拉回娘家,让弟弟侄子高兴高兴。
而在这时一个小豆丁迈着步子悄悄从她的窗户底下跑过,一直跑到另外一个房间里,偷偷告状:“妈妈,奶奶又打算偷东西带去舅爷爷家。
” 王三妹拍了拍她的头,“真乖,以后盯着你奶奶,有什么事都跟妈说一声。
” 心里倒没怎么生气。
毕竟以前她因为这件事和婆婆就闹过一场。
她那个婆婆人蠢心傻,还特别双标。
自己可以贴补娘家,但是却又不准她这个儿媳妇跟着一起学。
很简单,婆婆要贴补娘家,那她这个大儿媳妇自然得跟着学一学,婆婆拿了一块肉回娘家,那她就拿三块肉回娘家,看看最后谁心疼。
当然她也不是真的去贴补娘家,无非是和娘家人一起做做戏,寻常过年过节让她给娘家带些节日礼,那是理所应当的事。
但如果要毫无节制不顾自己小家去倒贴娘家,那这种事她可做不来。
她娘家也不会这么的压榨她。
但借着作戏一场,她顺势分了家。
随便婆婆怎么扒拉自己的东西去倒贴都行,只要别盯着她家的东西。
从一开始还有些期待到现在心死如灰,她早已经明白他们这个小家根本没法依靠两老,也就没了什么期盼。
反正等他们老了,她最多也就只给一份养老钱,其他的别想从她这里捞到,既然侄子那么好,有本事就让侄子给她养老去。
“妈妈,我可以出门看铁疙瘩吗?”小丫头眼巴巴的问着,早就迫不及待想出门凑热闹了。
王三妹却不是太想让她这时候出去。
姑姑家这是一出,外面指不准怎么笑话他们家。
也是好好一个亲戚闹得这么僵,有这么一个城里亲戚在,就算沾不上什么便宜但在有些事上多少能沾些光。
就说许谭的婚事,虽然没实际的好处,但是听到家里有个在城里上工的姑姑在,多少还是会觉得有面子些。
她就实在是搞不懂,公公婆婆怎么就和姑姑家闹得那么僵,闹得那么大一点好处都没得到手,现在只能眼瞅着姑姑家越过越好,他们也只能憋着气眼红,真是蠢到家了。
王三妹不太想让闺女听到那些奚落的话,她小声说:“妈妈给你烤个红薯吃好不好?你在边上盯着火,别让红薯烤焦了。
” 小丫头在看铁疙瘩和吃红薯两者之间犹豫了好一会,最后还是没能抵得过馋嘴,点着头答应下来。
也是王三妹想的周到,刚出门的许石生总算明白婆娘为什么那么早回家,一路遇到的人都会开口打趣几句,一开始还挺烦躁,可听的多了又觉得后悔了。
他那个大妹其实也不是什么心狠又小气的人。
一开始妹夫还在的时候,他们时不时回到大队都会往家里拿点东西,也正是因为拿来的东西多了他胃口就大了,听那个蠢婆娘吹了几次耳边风,也不免有了其他的心思,生怕姜家把属于妹夫的工作抢去,大老远就赶去让大妹把工作让给他儿子。
这事要是落在赵娣身上。
赵娣那个蠢婆娘绝对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可落在大妹身上,那是发了好大一通脾气,直接举起板凳就把他们砸出了家门,害得那天晚上他们没车回又怕被当做盲流抓住,硬是躲在小公园的花丛里不敢冒头。
当时他还特生气的放了狠话,说是以后再也没这个妹子,绝对不会和他再来往。
结果呢? 他现在倒是想和大妹来往,像是以前那样正常走动着,可大妹确实没有一丁点和好的意思,十来年一次门都没进,每次回来都是往许水生那边跑,有时候在大队遇见,她也是连招呼都不打,甚至连一个眼神都不给他。
狠心呐。
真的是太狠心了,亏他小时候还带她玩过。
“许石生今天怎么这么勤快啊?你说说你当年要不是闹着和你弟弟分家,现在也不至于累得跟条狗似的,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
” “你才是狗呢!”许石生没好气瞪了他一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跟在牛寡妇身边就跟条狗……” “嗐!谁跟你说这个。
”那人赶紧打断他的话,“我说的是你家那两个侄子,许谭俩兄弟不是跟着武阿妈上山打猎,大队长的意思是工分平分在他们头上,你弟弟家出了两个儿子,可得挣不少呢。
” “你别瞎说害了武阿妈!他们可不是上山打猎,是野猪下山祸害庄稼这才不得不把它们给逮住。
”旁边的人赶紧纠正,这主动上山打猎和不得不打猎还是有区别的。
虽然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心里明清得很,但也不能就这么给秃噜出来。
“对对对。
”汉子拍了拍自己的嘴,“说错了说错了,是野猪下山要祸害庄稼,武阿妈才和你的侄儿们一起把野猪给逮住了。
” 许石生听的是一脸嫉妒。
这么好的事怎么他儿子就没遇上呢? 打算等年底的时候去祖先烧烧香,保佑了许英霞和许水生,也得保佑他这个当大哥的来一笔意外之财吧? ……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条子证明也都开得齐全,半个小时的功夫几袋野猪肉就被装上了吉普车。
许国栋和大队的支书、会计先把钱数清楚,确定无误后就锁进了柜子里,要赶紧对着程缙邀请:“程同志你别急着走,我已经让孩子妈去准备饭菜,要不你留下来吃一顿?” 程缙直接拒绝,“我答应了姜同志去他小舅舅家用饭。
” 一旁的许水生赶紧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