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关灯
“…………” 这地再待下去怕都得面红耳赤,姜双双赶紧着带人就跑,打定主意最少一周不来找刘大爷钓鱼了。

     不过好在接下来倒没什么突发事件发生。

     绕着小公园的湖泊转了两圈,但彼此都没怎么注意到周边的环境,到了时间姜双双在分开之前说着,“我明天得回生产大队一趟,怕是得待个两三天,等回来后就得去坐班,以后怕是没什么时间能抽出来见面了。

    ” 程缙立马给予回答,“没关系,我可以将时间安排在你休息的中午和下班后。

    ” 他从来没有想过需要姜双双来迁就他的时间,他也可以全程配合她,尽可能的抽出一些时间和她多多相处。

     他的某个和媳妇分隔两地的战友丙问什么都是一问三不知,最近一次和媳妇联系都是在半年之前,连儿女们的生日都是不确定的给予了几个日期。

     程缙立马将他当做反面教材,绝对不采取他任何意见,甚至要引以为戒,绝对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离开之前两人又约定了在姜双双入职当天的中午再去国营饭店庆祝一次, 同样是送到了巷子口,姜双双便挥手和他告别回家。

     虽说是随便在小公园转转,但这一转也转了好几个小时,回来时周大爷已经将全部的配件都打磨好,就等着她回来了组装。

     “你试试看,要是尺寸不合适我还能帮着改改。

    ” 组装对于姜双双来说问题不大,甚至显得特别熟练,周大爷还没看清楚一张弩就被姜双双组装好并拿在了手中。

     她单手握住,瞄准了前方的一棵小树,对着就是一个射击。

     “嗖”的一声,射出去的箭支插进了树之中。

     “嘿,还真行!”周大爷乐呵着,其实他原先就有把握,但是亲眼看到还是挺激动的。

     他搓了搓手道:“那我就在家等你大丰收回来分我一丢丢啦?” “等着吧。

    ”姜双双心情也挺好。

     其实准头还是差了些许,箭支射在的地方和她瞄准的地方有几厘米的偏差。

     不过也能理解。

     毕竟材料太劣质,能有这种效果已经很好了。

     对周大爷画了一张大饼又感谢后,她拿着弩就回了家,正好许英霞提着一个篮子回来,她小声说:“也是运气好,换了十斤玉米粉八斤高粱面,还弄到了三斤黄豆。

    ” 她将布袋打开,抓了一把黄豆看了看:“这豆子饱满,到时候让你小舅妈做成豆腐乳,整个大队就她弄得最好吃,辣香味十足。

    ” 粮食换了这么多但她也没打算带这么多,除了黄豆都带过去让弟媳做成豆腐乳之外,玉米粉和高粱面也就打算带个五斤的样子。

     “多做点!”姜双双挺想这一口,“特别下饭。

    ” “够了,一斤黄豆都能做两斤豆腐乳了。

    ”许英霞说着,“让她先做着,等过年的时候咱们再回去一趟就能吃上了,拿回家咱们再放点油和辣椒封着,过一两周更香。

    ” 说话期间她已开始收拾着明天回去的东西。

     粮食以及布料棉花,两条干鱼也用油纸包着放进篮子,再有就是送给武阿妈的一罐红糖。

     一罐子红糖瞧着两三斤多,算是一份重礼了,但该送还是得送,一来还了以前的人情再来这次双双回去肯定会没少麻烦她。

     不过有武阿妈带着进山,她也放心些。

     正说话时许婶子跑过来叫门,确定屋内有了回应她这才走进去,手里还拎着一个小袋子,“我听着你在换粮食?我这里有两斤的白面跟你换点干鱼怎么样?” “换!”姜双双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那成。

    ”许婶子咧嘴笑着,“这两天你家小舟做的鱼特别香,我就寻思着换一些回去让他教教我,家里孩子早就惦记上了。

    ” “这简单,等他回来你随便问。

    ”许英霞去后面拿了些鱼块,也没亏待了人家,在市场价上稍稍多放了那么小一块。

     许婶子拿了东西没走,反而找了个椅子坐下,一副想要八卦的样子,“我听说你们家姜清住院了?” 许英霞是一言难尽,她倒是没去老屋那边,但是他们住的这块地都属于纺织厂的家属区,上工的时候早就有人好奇的打探到她这里来,“不止姜清住院,连老太太都气得住院了。

    ” 马季安娶媳妇的事一传过来,就真的跟炸了雷似的,把家里人炸的是晕头转向。

     本来闹成那样,连老太太都妥协愿意让姜清嫁到马家。

     可现在这么一闹,以后姜清是真的不好再找人嫁了。

     许婶子显然还没实时跟进,也顾不上会不会唐突,双眼发亮就开始打听着,“你家老太太怎么也住院了?” “还不是为了那些事气得。

    ”许英霞是真的不想聊,她委婉的道:“我这正收拾东西打算明早就出门,要不等回来了我再好好和你唠嗑唠嗑?” “那行吧……”许婶子有些遗憾。

     但也不是那种特厚着脸皮赖着不走的人,还说着:“你们回去了只管好好玩,家里的两只鸡小舟已经托付给我儿子,肯定得好好喂着。

    ” 许英霞听到这,总算想起自己忘记了什么事。

     毕竟家里的鸡都是小舟照看着,她根本没费精力管过,这次出门居然把照看母鸡的事给忘了,她笑了两声,“看来这小子是真长大了,比我想的都周到。

    ” “是嘛,孩子大了确实会懂事,你也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

    ”许婶子见她有事也没再多说,跟着就离开了。

     等人一走许英霞就赶紧吩咐着,“快去收拾收拾东西,咱们明天赶大清早的车,老屋那边的烂事咱们就别掺和了。

    ” 她刚刚说的也都是事实。

     不仅仅姜清住了院连老太太也跟着住了进去,再加上被打破头的二嫂,老屋那边连着住进去了三个人。

     掺和多了指不准会跟着倒霉。

     她也听说了,虽说是住院的也没什么大问题。

     姜清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从头到尾检查什么毛病都没,但就是躺在床上不说话,摆出一副心死的模样。

     老太太气不过,想跑去电机厂找马家的麻烦,结果马老太没在倒是多了几个人高马壮的李家人,眼瞅着讨不到好又灰溜溜回来,自个把自个给气到了医院里。

     往难听的说,这都是她们自个造的,她是一点都不心疼。

     而且老太太住了院,说不准还会指使她去照顾,这要搁在以前她说不准还真会去。

     但一想到两姐弟原先说的那些事,她心里对老屋那边是攒足了气,没去臭骂一顿都算她能忍了,更别说让她去照顾。

     倒不如早早躲开,省得招惹一肚子气。

     …… 所以第二天他们五点多就起了床,三个人拎着大包小包就去了汽车站。

     去昌南生产大队特别的不方便。

     首先他们得去汽车站搭乘三个小时的大巴,跟着再往东方走个五六公里,要是运气好还能搭上过往的牛车,要是运气不好全得靠自己走过去。

     不过这次他们运气还真不错。

     许英霞恰好就在下车的地方遇到了一个熟人,一开始都没认出来,还是对方先瞧见了他们,跟着打了声招呼,“我还当看错呢,你们来也不提前往公社打个电话,水生也能来接接你们。

    ” “打电话转来转去更麻烦。

    ”许英霞挤着满脸笑容,介绍了身边跟着的儿女后,便问道:“叔,你怎么来这边了?” 许国栋叹了声气,“前些日子听隔壁大队的人提起,他们在这边能接到一些外派的手工活,我就寻思来问问,能给乡亲们多增加一些进项算一些嘛。

    ” 只可惜,来也是白来。

     大清早赶过来,昏头昏脑转了半天,连个门路都没找到。

     他挥了挥手,“不说这个了,都上牛车,我带你们回去。

    ” 有牛车开路,三人轻松了不少。

     许英霞坐在前面,不住跟大队长打听着小弟和大队的情况,都快一年没回来了,以往就算回来也没多待,每次都是坐上几个小时,连夜都没过就往回赶。

     “这年头都不太好过啊。

    ”许国栋拧着眉,“今年种下的粮食看着还没去年的好,我们……”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又改了口:“不过你放心,就算再不好过那也比你小时候强多了,吃是不能吃饱,但肯定饿不死人,你就在城里安心待着,大队都好着呢。

    ” “好就行。

    ”许英霞内心一叹。

     哪里不明白大队长是在劝慰她,可她也没办法帮衬些什么,只能问问小弟家的情况。

     “差点忘了。

    ”许国栋突然笑了两声,“你来得还挺巧,你外甥的对象家今天上门做客,你回去说不准还能见见。

    ” “许莫相姑娘了?” “不是许莫,是他弟弟许谭。

    ” 许英霞有些奇怪,“许莫不是还没结婚吗?怎么先轮到许谭?” 她小弟家条件不是太好。

     娘家爹娘也是偏心的人,当年闹分家大部分的东西都给了大哥一家,小弟和弟媳直接拎着家当就住在了山脚的一处破屋里。

     一开始真的连遮风挡雨的环境都没,不过好在两夫妻都是能干的人,几年后该修缮修缮,还在外面圈了一小块地当院子,也算不错。

     只不过需要添得家当太多,一直都没存下什么钱,她那个大外甥许莫现在也得有二十三四岁了,还一直没找到媳妇。

     许谭的话小两岁,现在才二十一岁左右。

     许英霞怎么都没想到,这先要讨上媳妇的会是小外甥。

     “还能为什么,许谭这小子精呗。

    ”许国栋好笑着,“你小弟把他送去学校学几年字,字没学进去什么,倒是在学校里为自己找了一个对象,要不是对方家里想着让姑娘相亲,还不知道自己姑娘已经和人谈了好几年了。

    ” “……”许英霞听得是目瞪口呆,这要换了她家姑娘,一定往死揍那小子! 她觉得自己回得真不是时候,别一到家屋里就打起来吧? 一路是忐忑不安,脑子里已经在想着无数劝导拉架的话,甚至在进了大队的路口后,她拉着双双小声道:“等会劝架手轻着些,说不准以后就是亲家,可别伤着人。

    ” 不过许英霞白担心了。

     当他们一家三口站在院子外时,能听到屋子里时不时传来的爽朗笑声。